NEWS

新闻中心 分类

j9直营网拆除院校的“围墙”——空军指挥学院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思考(下)

时间 : 2023-12-17 17:29:39

  j9直营网这是一个特殊的团队:张海峰是空军指挥学院科研学术处处长,蓝军指挥班子成员大多来自学院合同战术系。

  该系主任胡儆告诉记者,这是学院首次牵头组建蓝军,参加空军某实战化品牌训练。

  在这里,教员与指挥员不着痕迹地完成了角色转换,战场与课堂也在悄然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。

  如果有一款软件,能够记录下学院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教员、学员向战而行的足迹,那足迹一定是这样的——

  东行渤海湾畔实弹靶场,南下军事斗争准备一线,西进大漠戈壁演训场……自2018年以来,以打造“没有围墙的空战学院”为目标的他们,真正走出了“围墙”。他们的身影,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演训一线。

  既是对抗,必有胜负。这次对抗结果之所以振奋人心,是因为蓝军副指挥员是学院教务处处长黄志永。他们与某基地指挥参谋人员,共同组成蓝军指挥班子,率领部队对抗实力不俗的红方部队。

  黄志永说,这次胜利,表明院校离战场更近了一步,也为我们当前阶段的教学模式改革标定了方向。

  院校为战而生,首要知战能战。以前,有的教员传授知识多从书本到书本、从理论到理论,在“自循环”的教学模式里怡然自得。当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、作战样式发生迅猛变化时,不少人却闭目塞听、不识其变。

  瞩望未来空天战场,军队院校教育要想跟上战争之变,首先要拆掉思想里的“围墙”,真正到战场上去学习战争。

  早在2008年,学院就与两支部队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,定期组织开展现地教学。当时,教员、学员风尘仆仆来到位于大漠戈壁的空军某试训基地观摩。

  在指控大厅,一位老教员看到屏幕上激烈的空战场面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半晌说出一句话:“这才是战场啊!”

  2018年,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,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范围也得到了拓展。教员、学员由演训的后台,真正走向演训活动的中央地带——

  学员由原来赴部队观摩,到参与部队日常值班和空中情况处置,再到嵌入演习演练全程同步练筹划、练指挥;教员从原来担任训练评估组、专家组成员,到成为“高参”和“蓝军司令”,在实战化训练中检验着作战指挥的理论和本领。

  在作战指挥系主任鲍振峰的电脑里,有一个特殊的文件夹。里面的几个文档,详细记录着他近几年参加重大演训活动的情况。

  随手点开一个文档,鼠标滚轮数秒才滑到底。粗略一算,鲍振峰每年都要参加十数项重大演练。就在接受采访期间,他还接到邀请电话——某战区组织一项演习活动,想请他和几位教员前去“助战”。

  拆除“围墙”后,在教室也能观大事、知战事。在该学院,每天正式上课的时间比大部分院校晚15分钟。原来,他们专门将上级的内参信息接入课堂,每天上课前,都会组织学员学习,方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国际时事和最新军情动态。

  学院教务处参谋辛涛介绍,他们把部队演训一线的实践成果及时归纳整理成教学案例,纳入学院的战例库。教员有需要的话,可以随时调取使用,确保了案例的含“新”量、含“战”量。

  “走近你,才能读懂你”,这句话用在副教授叶建华身上再合适不过。近3年来,他紧盯联合空中作战指挥急需,深钻细研指挥控制理论难题,先后参与军委、战区和空军12项重大课题。

  演训实践的淬火,使叶建华迅速成长为教战研战的优秀骨干,被评为空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。

  在空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教研室主任王金涛的案头,有一本《以学员为主体的研究式教学实施办法》,题目下方写着:4.0版。

  王金涛介绍,从2018年至今,研究式教学实施办法已经经历了4次比较大的调整完善。

  比如,教材版本。现在,每个新期班开课前,教员都会对教材进行补充完善。即使是一门老课,有的教员也会花一两个月时间,调整相关内容。

  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说,小步快跑,加速迭代,既是信息时代的特点,更是信息时代的需要。现在,战场在变,部队在变,时代在变,世界在变,而且变得越来越快、越来越深刻。教育本身是变化发展最快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。身为教育者更需要时刻关注、敏锐应对这种变化。

  变化,难免会带来阵痛。2018年,根据联合作战需要,学院以指挥能力、领导能力为基本模块,借鉴世界军事强国研究成果、前沿作战理论和部队战备训练经验,全面重构课程体系。

  不少曾经给学院增光添彩的“精品课”,因为内容陈旧而抱憾“落幕”;有的新开课程是之前从未涉猎过的领域,但因为和作战紧密相关,很快被纳入课程体系。

  那段时间,整个办公楼晚上灯火通明,不少教员办公室里都摆着折叠行军床,加班赶进度成为常态……

  新开设的《战争理论与实践》这门课,授课时间只有14天,但构架体系涵盖军事哲学、军事历史、空军战略等,囊括了上百年战争发展史。为了备好这门课,院领导几次参加集体备课,多次旁听试讲。

  军事战略教研室副教授邹轶男是这门课的负责人。她回忆,备课期间,仅课程主体框架就经历了3轮修改。每次修改都要搜集大量资料,从数十本书里反复筛选战例训例。当时,就连去食堂,大家都是步履匆匆。

  身处大变革时代,军队加快从机械化到信息化复合过渡,智能化初露端倪。明天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。“应对这种变化,唯一途径就是奔跑。只有努力奔跑,你才可能不被时代抛弃。”邹轶男说。

  着眼未来联合作战,合同战术教研室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。当时,某空防基地在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。是再等等,还是先干起来?他们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。

  合同战术教研室主任王金涛带领教员反复研读某部试点成果,主动和空军机关对接,带着问题赴基地进行深入调研j9直营网。他们经过20多轮集中攻关和不断完善,编写形成相关筹划指南。

  2019年,学院迎来了空军“军旅级指挥员轮训班”,合同战术教研室正是这个班的牵头组训单位。他们以这本指南为支撑,对作战指挥专题授课内容进行全新设计。结业前,学员对授课质量给予高度好评。

  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,老院长刘震深情回忆道:当初成立学院,一个重要的目的,就是要把革命战争年代,特别是空军作战建设实践中零碎的j9直营网、不成形的经验,总结归纳提高,形成带有指导性的系统理论,并用它教育培训我们的学员,更好地指导推进空军建设和对敌斗争。

  自组建之初,这所院校就明确了自己的使命——抢占空军军事理论的前沿高地,助推空军战斗力实现螺旋式上升。

  实现螺旋式上升,必须大胆突破,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“任督二脉”。教授薛碧峰记得,当年,他来到高原演训一线,一眼就看到屏幕上部队为了区隔空间而标注的红色蓝色线条。

  为此,薛碧峰兴奋不已:原来自己关注的课题,部队也在研究。他形容那一刻,就像两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,一下子碰触到了对方。

  未来空战,不同军兵种部队都会参加,如何加强空战场规划至关重要。薛碧峰打比方说:“空中既没有交警,更没有指示牌,如果规划不好就容易发生误击误撞等问题。”

  早在2015年,薛碧峰就对空战场规划产生了强烈兴趣。近几年,随着部队联合训练不断深入,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简便易行、大家都认可的空间管理规则。对此,不少任务部队积极探索,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好做法。

  2017年,薛碧峰随工作组到部队进行帮带。其中,空战场规划就是他调研的重点课题。看到部队已经取得实践成果,本就高原缺氧、心情激动的他愣是一夜未眠。返回学院后,他抓紧梳理相关成果,主动向院领导申请,要给大家讲一课。

  课讲得很成功,空军机关一些干部也闻讯前来旁听。显然,他们意识到这个课题对打仗有多重要。

  一位哲人说,现实的世界是你看得见、摸得着的,本质的世界却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,这才是真理的世界。

  对一所军校而言,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发挥理论优势,将来自演训一线的感知提炼总结、梳理归纳,使之变成真知。

  随后,一个由机关、院校、部队人员组成的空战场规划课题组成立,薛碧峰任主要负责人。

  五年磨一剑。经过课题组艰难攻关,2021年4月,一本关于某空战场规划方法作战运用的教材问世并下发部队。下一步,这个应用方法还将在更大范围推广。

  供给侧又一次精准地对接了需求侧。今年5月,薛碧峰接到3家不同兵种单位的授课邀请。部队官兵对先进理论的欢迎程度,令人振奋。

  欲制胜未来,必须勇于抢占高地。这样的视野、胸怀和担当,才是一所军事院校所应当具备的。

  2020年,空军指挥学院派出教学骨干编入蓝军指挥班子,全程参加某实战化训练对抗。

  担任蓝军副指挥员的黄志永,手握话筒坐上指挥席位。尽管有些不习惯,他们还是运筹帷幄,大比分将对手击败。

  学习力、思维力与实践对接,并成功指导实践,是院校想要教育和引导学员达到的最终目的。

  为检验学习效果,一位教授曾抛出一个问题:“信息化时代,指挥员的位置,究竟该在地面指挥所,还是应该在空中指挥所?”

  学员们思考片刻,纷纷给出答案。一位学员说:“只要信息网络畅通,在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上进行指挥,都没有问题!请看发生在去年的两个真实战例……”

  对这一答案,教授没有评判,而是用欣赏的目光望向这个学员,就像老农看着一株破土的嫩苗。

  这位教授说,当大多数人用机械化模型来思考时,有人已经开始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脑去研究问题。这,就是认知的升级,也是学院推行教育改革之后收到的效果。

  系统之内是常识,系统之外是见识。教员、学员在质疑中学习,在研讨中增智。他们更加注重让这种能力通过战场淬火,转变为“阅读”战争并打赢战争的实战能力。

  通过改造学习,他们将课堂对接沙场,能力的边界得到拓展,能力的应用有了靶向,一个个指挥作战的金点子、新手段在战场的胎床上孕育而生……

  副教授邹轶男认为,真正的高手比拼到最后一定是拼内功,教学骨干首先要练成这样的内功,然后才能传授给学员。

  政治工作系副主任付土旺说:“能力培养,好比送给学员一粒种子。在广阔的实践沃土里,种子总是会发芽的。然后,通过他们辐射到部队,转化成更多的能量。”

  学会运用所学所思,灵活应对未来战场的不确定性,这就是改造学习并且开放课堂的重要价值。

  空军指挥学院教学楼前,矗立着一尊雕塑,象征三架战机的钢铁结构伸向云天。从空中俯瞰,它们又像是一粒种子绽出新芽。

  塑造空军未来的领导者j9直营网、制胜空天战场的指挥者、推动空军发展的建设者,首先要学会在头脑的“风暴”中感知战争、阅读态势、临机应变,才能更加从容地走向部队、走向战场、走向未来。

  “可别小看村支书这个岗位,责任大着呢。这几年在村上干,我一直努力帮群众解决生产、生活中的难题,深感‘群众利益无小事’!”12月10日,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红塔村,33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千劳谈到基层工作收获时感慨颇深。

  在新石器时代,人发明了绳子和编织的技艺。大约距今五千年前后,人把绳子做成缰绳,套在了牛马等大型动物身上,让它们成了牲畜。人们驱使牛耕地,驾驭马奔跑。人也转变成了农夫、牧人或骑手,由此开启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主导的时代。

  南海海下1500米的幽深处,能见度极低,一只机械手却可以灵活地搬运沉船中的瓷器。只见它精准地靠近一个瓷瓶,轻轻地拿起,转动方向,稳稳地放入旁边的蓝色收纳筐中,熟练程度几乎和人的手臂相同。

  近日出版的《求是》杂志发表习重要文章《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》。文章强调,“粮食安全是‘国之大者’,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。”“新时代新征程上,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,而是更加艰巨。”“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,当前,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、严格执法、系统推进、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。”这为我们加强耕地保护、端牢“中国饭碗”提供了重要遵循,明确了前进方向。

  因为与生态保护、乡村振兴、文化传承等都息息相关,十几年来,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。浙田几年前就与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联合建立了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研究中心”,与浙江大学共建了博士生科研基地。

  2022年,国际科学团队完成第一个完整的、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,现在成本降低后,很多以前舍不得测的基因组类别现在都能测序了,比如疾病基因组、药物基因组等。

 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发布的北极年度气候报告显示,2023年北极的平均表面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,夏季地表气温创有气温记录以来新高。

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增强核心功能、提高核心竞争力。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,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,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,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,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。

 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,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。丁冉建议,对一些从事长周期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,应适当放宽博士后进出站的年龄限制。

  统筹不仅限于区域内,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,促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创新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,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远近闻名。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,要从体制机制、要素流动、产业协作等方面实现更高效的协同联动,凝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

  大数据、人工智能(AI)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,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,帮助破解更多科学密码。

 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表明,使用生物疗法可以控制哮喘重症。

  《自然·电子学》12日报告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,可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。

  (记者刘志强、常钦、郁静娴)粮食丰收,颗粒归仓。今年,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,粮食生产再获丰收,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。减“单”增“双”,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:“单季稻改成双季稻,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,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,增收20万元左右。

  近日,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(广州)青年学者、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,相关成果发表于《科学-机器人》。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,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。

 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,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。据介绍,2023年,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,比上年减少25亿斤,下降0.8%;早稻产量为566.7亿斤,比上年增加4.3亿斤,增长0.8%。

  “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,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。”他建议,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,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,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。

  快速发展的5G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是充满活力的创新引擎,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。这些数字都表明,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的方向发展,与世界各国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福祉。

网站导航